本文引用了架构师之路公众号作者沈剑的文章,内容有改动,感谢原作者。
1、前言
我们平时在使用即时通讯应用时候,每当发出一条聊天消息,都希望对方尽快看到,并尽快回复,但对方到底有没有真的看到?我却并不知道。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,很多时候对方其实是早就已经看到了这条消息,但出出种种原因(大家都懂的),通常都是默默返回——假装没看见。 像微信这样的熟人社交工具,在产品的设计理念上,为了保持使用者的隐私性,在线状态、已读回执等涉及隐私的功能,都没有提供。但很多时候,尤其商务、办公场合下,特别需要一种强反馈的工具,这对于打造高效的团队很有帮助(虽然员工很反感,但老板都喜欢这样的功能,哈哈)。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移动端IM里,提供了已读回执的主要有阿里的钉钉、网易的易信、阿里的旺旺,如下图所示:![IM群聊消息的已读回执功能该怎么实现?_22.jpg](http://www.52im.net/data/attachment/forum/201805/23/113928rtak55vujt5tmv4j.jpg)
![IM群聊消息的已读回执功能该怎么实现?_11.jpg](http://www.52im.net/data/attachment/forum/201805/23/113934vut3bpz63ivhwhy6.jpg)
![IM群聊消息的已读回执功能该怎么实现?_33.jpg](http://www.52im.net/data/attachment/forum/201805/23/113922dvf2vjowvwxsyoxb.jpg)
学习交流:
- 即时通讯开发交流3群:[推荐]
- 移动端IM开发入门文章:《》
(本文同步发布于:)
2、IM开发干货系列文章
本文是系列文章中的第14篇,总目录如下:- 《》
- 《》
- 《》
- 《》
- 《》
- 《》
- 《》
- 《》
- 《》
- 《》
- 《》
- 《》
- 《》
- 《》(本文)
另外,如果您是IM开发初学者,强烈建议首先阅读《》。
3、正文引言
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群消息的设计、投递流程以及可达性保证机制,因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,所以尽量言简意赅,更详细的资料请见下方的推荐文章列表。如您对聊天消息的投递和送达机制等尚无概念,可先读本系列文章的以下几篇,有助于您详细掌握这方面的内容:- 《》
- 《》
- 《》
- 《》
4、群消息怎么设计?
大家一起跟着楼主的节奏,一步一步来看群消息怎么设计。核心问题1:群消息,只存一份?还是,每个成员存一份?答:存一份,为每个成员设置一个群消息队列,会有大量数据冗余,并不合适。核心问题2:如果群消息只存一份,怎么知道每个成员读了哪些消息?答:可以利用群消息的偏序关系,记录每个成员的last_ack_msgid(last_ack_time),这条消息之前的消息已读,这条消息之后的消息未读。该方案意味着,对于群内的每一个用户,只需要记录一个值即可。 解答上述两个核心问题后,很容易得到群消息的核心数据结构。群消息表:记录群消息group_msgs(msgid, gid, sender_uid, time, content);
各字段的含义为:消息ID,群ID,发送方UID,发送时间,发送内容。群成员表:记录群里的成员,以及每个成员收到的最后一条群消息group_users(gid, uid, last_ack_msgid);
各字段的含义为:群ID,群成员UID,群成员最后收到的一条群消息ID。5、了解一下群消息发送的流程
在核心数据结构设计完之后,一起来看看群消息发送的流程(本系列中的文章《》详细讲解了这个过程,可以深入读一读)。业务场景:- 1)一个群中有A, uid1, uid2, uid3四名成员;
- 2)A, uid1, uid2在线,期望实时收到在线消息;
- 3)uid3离线,期望未来拉取到离线消息。
![IM群聊消息的已读回执功能该怎么实现?_1.jpg](http://www.52im.net/data/attachment/forum/201805/23/120151tbb3gdbd039hd2d3.jpg)
- 1)A发出群消息;
- 2)server收到消息后,一来要将群消息落地,二来要查询群里有哪些群成员,以便实施推送;
- 3)对于群成员,查询在线状态;
- 4)对于在线的群成员,实施推送。
![IM群聊消息的已读回执功能该怎么实现?_2.jpg](http://www.52im.net/data/attachment/forum/201805/23/120400hg4bbm8zblzitizj.jpg)
![IM群聊消息的已读回执功能该怎么实现?_3.jpg](http://www.52im.net/data/attachment/forum/201805/23/120435a9ez6u1dtr8uu2nt.jpg)
6、已读回执流程的设计
前面的基础知识我们已经了解的差不多,本节来讨论本文的重点内容,即群聊已读回执流程到底该怎么设计。 对于发送方发送的任何一条群消息,都需要知道,这条消息有多少人已读多少人未读,就需要一个基础表来记录这个关系。消息回执表:用来记录消息的已读回执msg_acks(sender_uid, msgid, recv_uid, gid,if_ack);
各字段的含义为:发送方UID,消息ID,回执方UID,群ID,回执标记。增加了已读回执逻辑后,群消息的流程会有细微的改变,见下图:![IM群聊消息的已读回执功能该怎么实现?_4.jpg](http://www.52im.net/data/attachment/forum/201805/23/121123mrp3l3ppfe9uprll.jpg)
- 1)将群消息落地;
- 2)查询群里有哪些群成员,以便实施推送;
- 3)插入每条消息的初始回执状态。
![IM群聊消息的已读回执功能该怎么实现?_5.jpg](http://www.52im.net/data/attachment/forum/201805/23/121240y74f4ud7q7q8umi7.jpg)
- 1)发送ack请求;
- 2)修改last_ack_msgid,并且,修改已读回执if_ack状态;
- 3)查询发送方在线状态;
- 4)向发送方实时推送已读回执(如果发送方在线);
- 5)从关联表里拉取每条消息的已读回执。
- 如果发送方在线:会实时被推送已读回执;
- 如果发送方不在线:会在下次在线时拉取已读回执。
7、已读回执流程优化方案
再次详细的分析下,群消息已读回执的“消息风暴扩散系数”,假设每个群有200个用户,其中20%的用户在线,即40各用户在线。那么,群用户每发送一条群消息,会有:- 40个消息,通知给群友;
- 40个ack修改last_ack_msgid,发给服务端;
- 40个已读回执,通知给发送方。
- 需要存储40条ack记录。
- 已读的消息,可以进行物理删除,而不是标记删除;
- 超过N长时间的回执,归档或者删除掉。
8、本文小结
对于群消息已读回执,一般来说:- 如果发送方在线,会实时被推送已读回执;
- 如果发送方不在线,会在下次在线时拉取已读回执。
- 接收方累计收到N条群消息再批量ack;
- 发送方轮询拉取已读回执。